开群!
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有价值的,良好积极的交易交流生态圈,交流怎么做的更好。
进群要求:
1.对交易有自己的理解。
2.拿到过结果。
3.门槛费一万。
每一位成员线下真实验证,确保有价值输出。
结交一群拿到过结果,同频的朋友。
微信:ar10085
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,发送进群

暂时先准备了下面几个问题
1.“您拿到过的成绩、结果?”—— 这是看真本事的,不能瞎吹,但也不能显得没水平。得实事求是,更好能体现出持续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。
举例:
过去三年,我通过趋势跟踪与波段交易结合的策略,在股票和期货市场实现了年化 25%-30% 的复合收益,更大回撤控制在 15% 以内。
印象较深的是 2023 年抓住了新能源板块的两波主升浪,通过分仓布局和动态止盈,单季度收益达 40%;
同时在商品期货的螺纹钢趋势中,通过 "试仓 - 加仓 - 止盈" 的节奏管理,实现了本金翻倍。
但更值得骄傲的是,这三年里从未出现过单日亏损超过 5% 的情况,风险控制体系相对成熟。
2.“您的交易经历?”—— 这是看经验和成长的。可以说说从入门到现在的过程,踩过的坑,学到的教训,形成自己体系的过程。
举例:
我从 2018 年开始接触交易,初期沉迷于 “技术指标圣杯”,用 MACD、KDJ 交叉信号频繁操作,半年内亏损近 60%。
后来意识到问题,暂停实盘半年,系统学习了《海龟交易法则》《期货市场技术分析》等经典著作,开始搭建自己的趋势跟踪框架。
2020 年尝试 “裸 K + 成交量” 的极简策略,在美股波动中逐渐找到节奏;
2021 年加入仓位管理模型(单品种仓位不超过 20%,总仓位不超过 70%),有效降低了回撤;
2022 年至今,重点打磨 “策略迭代能力”,会根据市场结构变化(比如从震荡到趋势)调整参数,目前已形成 “趋势捕捉 + 震荡过滤” 的双轨体系。
3.“您对交易的理解?”—— 这是看认知深度的。不能停留在表面,要有点自己的思考,比如交易的本质是什么,风险和收益的关系,心态的重要性等等。
举例:
在我看来,交易的本质是概率游戏+人性管理:
市场不存在 100% 确定的机会,所有决策都是基于对 “高概率事件” 的判断,因此需要接受 “小止损换大盈利” 的逻辑;
技术分析、基本面研究是工具,但最终决定结果的是能否严格执行策略,比如在连续止损后仍敢坚持信号,在大幅盈利时不贪心冒进;
交易的核心不是 “战胜市场”,而是 “理解市场规律并与之共存”,就像渔民不会试图控制海浪,只会顺应潮汐捕鱼。
4.“您想对自己说什么?”—— 这是看自我认知和持续进步的意愿。
举例:
“永远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心。盈利时多问‘运气占了多少’,亏损时少找‘行情的借口’。
交易是一场终身修行,慢就是快,稳才能远。”
5“您想对其他人说什么?”—— 这是看沟通态度和社群融入的意愿。
举例:
交易路上没有 “捷径”,但有 “同路人”。
我相信每个人的经历都有值得借鉴的细节,或许是一次成功的止损,或许是一段痛苦的复盘。
希望我们能少一些 “炫技式争论”,多一些 “真诚的分享”,在交流中互相查漏,一起成长。
6.“您进群可以提供哪些价值?”—— 这很重要,群是互助的,不能只索取。要结合自己的优势来说。
举例:
可分享自己实盘使用的 “趋势识别 + 仓位管理” 模板(包含具体参数和调整逻辑),以及每日复盘的核心维度;
擅长通过 “数据回测” 验证策略有效性,可协助群内成员用历史行情检验交易逻辑;
经历过多次 “连续亏损后的心态重建”,愿意分享如何通过规则化操作对抗情绪化交易
7.“您进群的目的、需求?”—— 要坦诚,也要表明是积极的、学习型的需求。
举例:
想结识不同交易风格的朋友(尤其是擅长基本面分析的伙伴,弥补自己在宏观判断上的短板);
希望在行情波动较大时,能在群内获得多维度的视角,避免陷入 “自我认知盲区”;
期待和大家一起打磨策略,比如针对不同市场环境(牛市 / 熊市 / 震荡市)优化入场时机,共同提升交易的 “适应性”。
《易·系辞下》:“日中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货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。”
资源放着不会增值,流动才有价值。
暂时迷茫的大佬,不妨先停一会,欣赏沿途风景,沉淀,修行。人生是旷野,不应该只有交易。
欢迎补充交流,祝大家受益长虹!!!